創造便利參與的文化環境設施條件。福州各地因地制宜建立瞭綜合性、多功能的文體公園、文化大院。福清、閩清等地改造瞭一批古厝、舊祠堂,將它們開辟為文化場所。全市已初步形成城市15分鐘、農村30分鐘的公共文化服務圈。

為助推公共文化服務共建共享,福州通過引導與鼓勵,積極營造氛圍,打通全民參與通道。

如今已經在福州全市遍地築巢的永泰公益圖書館“鳥巢書屋”,為孩子們瞭解世界打開瞭一扇窗。“‘鳥巢書屋’裡的圖書就像鳥兒一樣,可以‘飛’出去,也可以‘飛’回傢,故取名‘鳥巢書屋’。”“帶走一本書、留下一本書”這個由孩子們自己當主人的公益閱讀活動,一經推出就成為鄉村娃娃們的樂園。2017年福州啟動“鳥巢書屋”建設推廣,全市共設近600個“鳥巢書屋”,還吸引福州市郵政公司、福建城市綠洲文化傳播有限公司等多傢企業參與。

呵護每個人的“舞臺夢”

“有福之州,文化共享”,是福建省福州市創建第三批國傢公共文化服務體系示范區的口號,這句話形象地呈現瞭福州公共文化共建共享全民參四鏡頭行車記錄器與的生動景象。

創新志願服務,實現從“主管部門單打獨鬥”向“社會力量共同參與”轉變。不斷健全文化志願者的組織架構,建設文化志願服務數據庫,完善文化志願者選拔招募、培訓、服務管理和激勵保障機制,指導藝術院團、藝術院校等建立志願服務下基層制度,鼓勵藝術傢、學者等參加志願服務,推動文化志願服務制度化、規范化、常態化。目前,福州共設立文化志願服務基地382個,註冊文化志願者近1.493萬人,組織“文化志願手拉手”活動逾千次。

湖畔之聲的成長歷程是福州激情廣場文化發展的生動寫照。激情廣場文化活動最早由群眾自發組織開展,如今福州城鄉已形成100支相對穩定的隊伍、100個長期固定的活動點,是福州最具影響力的活動之一。據統計,福州每年有1000餘場次群文活動,激情廣場大傢唱、大傢舞、大傢樂等活動遍佈城鄉。

永泰公益圖書館是由福建省義工支教團、福建師范大學圖書館、共青團永泰縣委員會共建的圖書館,各方捐贈瞭一萬餘冊藏書,每個月的圖書流通量300本到500本。這種由政府提供場所、社會力量提供支持、志願者開展服務,三方主體合力形成的公益圖書館成為鄉鎮級圖書館的范本。

福州創新公共文化服務社會化機制,對政府主辦大型文化節慶、社區文化活動等公益性活動,通過招標采購、項目外包、授權等方式,委托社會機構承辦。各地每年公佈擬委托承辦的文化活動項目,通過公開征集、資格認定和競爭機制,選定承辦機構,並規范跟蹤管理,加強培育扶持,推進公共文化服務的社會化和市場化。

耕植民間文化土壤,保護草根文化生態,福州精心呵護著每個人的“舞臺夢”。

創新訂單服務,加強公共文化服務供給側結構性改革,探索推動公共文化服務供需有效對接。開展“以需定供、按需配送”的互動式、訂單式服務,化“單向供給”為“供需對接”。閩侯縣建立“隊伍節目庫”,設立“周末農傢戲臺”點單臺、“百姓公益講壇”點將臺,群眾看什麼節目、聽什麼課,都可通過“點單(將)臺”自主決定。鼓樓區探索實行“問需於民”的反饋機制,以政府購買服務的形式推出百場進社區文化惠民活動。

共建共享全民化的福州路徑

營造人人關心、人人支持、人人參與的輿論氛圍。通過媒體、網絡、人際宣傳形成聯動態勢,文化部門辦起宣傳欄、印發《創建國傢公共文化服務體系示范區應知應會》小冊子、建微信群等,提高知曉率與參與度,僅市群眾藝術館微信公眾號關註人數就有10多萬。晉安區鼓山鎮茶會社區、浦東社區、前橫社區等多個社區與福州晚報社簽訂瞭共建微信平臺提升文化服務協議,以“互聯網+”微信服務的方式,貨車行車記錄器開啟社區服務新模式。福州市林則徐紀念館“左海講壇”系列公益講座活動從2013年創辦以來已成功舉辦73期,借助微博、微信等平臺的傳播,在市民中備受關註。遊覽車行車紀錄器安裝

創新機制 推進公共文化服務社會化

群眾既是公共文化服務對象也是建設主體。福州按照“政府主導,社會參與,多方興辦”方針,支持社會力量開展公共文化服務、參與公共文化設施的建設與管理,逐步形成公共文化社會化格局,促使公共文化服務職能轉變與結構轉型,從單一結構轉型為多元組合結構。

創新服務 打通全民參與通道

如果說城市也有鄉愁,那眾多源自民間的、草根的群眾文化活動,就是典型的“都市鄉愁”。福州,就是這樣一片孕育城鄉文化鄉愁的土壤。

在芍園傢庭綜合服務中心,通過政府購買社會服務的方式,民辦社會工作服務機構承接運營,面向全體社區居民提供專業、綜合、優質的社會服務。目前中心註冊義工約350名,提供服務25場,受益群眾2500人次。

在福州市中心,宋嘉祐二年(公元1057年)開挖的晉安河南北縱向穿城而過,沿河興建的大大小小公園,是福州市民的文化樂土。其中最中心的溫泉公園,成為群眾自發形成的“文化中心”。每當夜幕降臨,公園裡總會準時響起湖畔之聲合唱團的美妙歌聲。這支成立於2004年的合唱團,如今已經發展出傘技隊、舞蹈隊等支隊,人數也從幾個人發展至二三百人。

[責任編輯:石依諾]
arrow
arrow

    sheshishepty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